1. 街賣商品的現實與努力
很多朋友會問:為什麼賣的都是面紙、牙刷、濕紙巾這些東西?
其實,協會這些年一步一步走來,選擇這些商品並不是隨意的,而是經過考量:
適合身心障礙朋友操作:他們無法長時間站立,也無法搬運過重物品,這些輕巧、簡單的商品,讓他們能靠自己完成工作。
大部分人能接受:我們調查過,約有 2/3 的支持者能理解並接受這些商品,即便不是急需,也願意用購買來支持。
生活必需品:雖然不是特別驚喜,但至少不會造成浪費。
我們承認,這不是最完美的模式。
但這些商品 讓許多無法受雇的朋友第一次靠自己掙到錢,這份成就感和尊嚴,比商品本身更重要。
2. 關於價格與尊嚴
有人覺得價格比市價高。
我們理解,也誠心檢討。
但我們希望大家知道,這背後的價值不只是商品,而是 一份體諒和交換:
您買的不只是面紙,而是一份工作機會。
每一個銷售動作,對身心障礙者來說,都是「我能靠自己,不只是依賴補助」的證明。
我們會持續改善價格透明度,讓支持者更安心。
3. 關於房租與家園
這個「共生家園」不是豪宅,而是一個老舊廠房。
屋齡久、需要修繕,電梯、屋頂、管線都要維護。
我們一開始以 18 萬承租,漲到 23 萬,確實造成沉重壓力。
這些錢,不是「幫房東繳租金」,而是 守護 15 位無處可去的身障者,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。
如果沒有這裡,他們可能真的要流落街頭。
我們不是沒有和房東溝通,也不是沒有尋找替代方案,只是 要符合無障礙、容納人數、安全合格 的場地極少,才會咬牙留下來。
4. 政府資源的侷限
外界會以為「殘障都有補助,應該過得不差」。
實際情況是:
補助金額有限,且依障別、等級不同,差距很大。
許多補助只能用於醫療或指定用途,不能解決全部生活費。
有些人甚至因條件不符,完全沒有領到補助。
我們當然會申請政府資源,但還是需要社會支持,才能把服務穩定下去。
5. 關於詐騙的疑慮
我們知道「愛心詐騙」讓社會失去信任。
新巨輪協會是依法立案的公益團體,所有捐款依法開立收據,並公開年度成果報告。
我們也積極經營社會企業(餐車、冷泡茶、養生粥),就是希望不要永遠依賴捐款。
6. 未來方向:不只必需品,更要有「想買的商品」
我們聽見大家的建議:除了必需品,我們應該也要有更多「讓人想買」的商品。
未來,我們會努力朝以下方向發展:
文創文青小物:設計有特色、能代表勇敢與共好的小商品。
餐飲與食品:餐車研發的冷泡茶、養生粥,未來會更多樣化。
合作品牌商品:希望能與企業、設計師合作,推出「有故事的產品」,讓購買不只是支持,更是生活中的喜悅。
這需要資金、人才與時間,但我們願意一步一步走。
7. 我們的心聲
我們知道,社會上有批評、有懷疑,也有鼓勵和支持。
對協會來說,每一份批評我們都會聆聽,每一份支持我們都心存感謝。
我們不求大家同情,而是希望透過「同理與共好」,一起陪伴這群身心障礙朋友找到尊嚴的生活方式。
我們的翅膀還不夠強壯,但正因為有您們的提醒與支持,我們會慢慢長出能飛的力量。
